1911年,美国密歇根州的本顿港诞生了一家名为Upton Machine Company的小型机械厂,专门生产农用设备。这家工厂的创始人路易斯·厄普顿与叔叔埃默里共同研发的专利技术,为后来的家电革命埋下伏笔。直到1916年,他们推出首款电动绞拧式洗衣机,正式将品牌更名为Whirlpool(惠而浦),这个名称源自洗衣机滚筒运转时产生的漩涡水流。
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经济大萧条时期,惠而浦通过创新产品逆势突围。1932年推出的全自动洗衣机Model 7,首次采用搪瓷钢板材质,解决了传统木制洗衣机易腐坏的问题。这款产品的成功不仅让公司度过经济寒冬,更奠定了其在美国中产阶级家庭中的口碑基础。
1955年与西尔斯百货的战略合作成为关键转折点。通过为零售巨头代工生产冰箱、空调等产品,惠而浦快速扩展产品线。这一时期研发的\\"冷柜双循环系统\\"专利技术,使得冰箱既能长期保鲜又避免结霜,至今仍是行业标杆技术。
全球化进程始于1958年收购巴西Brasmotor公司,随后在八十年代将欧洲品牌飞雪派克(Philips-Whirlpool)纳入版图。值得注意的是,1991年与荷兰飞利浦成立合资企业时,惠而浦特别保留了对核心技术的控制权,这种策略使其在保持美国基因的同时,成功融入不同市场。
中国市场布局始于1994年在香港设立办事处,2002年与上海水仙电器合资建立生产基地。尽管经历多次股权变更,其位于广东顺德的研发中心始终保持每年推出3-5款针对亚洲厨房结构设计的定制产品,例如高度降低5厘米的嵌入式烤箱。
如今,惠而浦在全球21个国家设有47个生产基地,拥有7.8万名员工。虽然股权结构涉及多国资本,但企业注册地仍在美国特拉华州,核心技术专利库中72%的发明源自密歇根州研发总部。这种独特的跨国运营模式,使其既具备本土化生产能力,又保留着鲜明的美式创新基因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