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维修老式CRT电视机时,行管和场管的准确识别直接影响维修效率。这两种元器件在外观上极易混淆,但功能特性截然不同。笔者结合二十年维修经验,总结出七种实用鉴别方法。
首先从功能定位分析,行管(行输出管)主要负责行扫描电路,承担上万伏高压脉冲的放大任务。常见的型号如2SC5144、2SC5858等,其内部结构通常为双极型晶体管(BJT)。场管(场效应管)则用于场扫描电路,典型型号如IRF640、IRF730,内部采用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(MOSFET)结构。
观察电路板布局可快速定位。行管普遍安装在散热片面积较大的区域,周围密布高压包、逆程电容等高压元件。场管通常位于垂直扫描芯片附近,散热片较小且周围元件多为低压贴片器件。部分机型的行管会采用金属封装外壳,表面标有红色或黄色绝缘漆,而场管多为塑封TO-220标准封装。
测量工作参数是最可靠的鉴别手段。断电状态下,用数字万用表二极管档检测:行管的基极与发射极间正向压降约0.6V,集电极与发射极间呈开路状态;场管的栅极与源/漏极间完全绝缘,DS极间呈现二极管特性。通电检测时,行管C极电压可达110-150V,而场管D极电压多在24-50V之间。
故障表现也有显著差异。行管击穿常导致电源保护、无光栅,伴随行输出变压器异响;场管损坏则表现为水平亮线或场幅异常。维修时需注意,替换行管必须严格匹配原型号的耐压(1500V以上)和功率参数,而场管替换可选用参数相近的增强型MOS管。
特殊检测技巧包括:观察开机瞬间散热片温度变化——行管在3秒内快速升温,场管升温较慢;使用示波器测量驱动波形,行管基极有15-25Vp-p的行频脉冲,场管栅极则为50-100Hz锯齿波。这些方法在缺乏元件手册时尤为实用。
最后提醒维修人员,处理行管需特别注意高压防护,拆卸后必须对显像管阳极放电。场管焊接时要做好静电防护,建议使用接地烙铁。掌握这些鉴别要点,可大幅提升CRT电视维修的成功率,避免误判导致的二次损坏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