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维修开关电源或精密稳压电路时,经常会遇到AZ431这类可编程稳压器件。有经验的工程师会发现,某些电路设计中这个三端器件仅使用了两个引脚,这种现象背后蕴含着特定的设计考量。
AZ431的标准封装包含参考极(REF)、阳极(A)和阴极(K)三个引脚。其完整接法需要REF端通过分压电阻网络连接,实现精准的电压调节。但在某些低成本电源适配器中,设计者会将REF端悬空,仅连接A和K两个引脚。这种接法实际上将AZ431转换为类似传统稳压二极管的二端器件,通过内部2.5V基准电压的固有特性实现简易稳压。
这种简化的接法主要出现在对电压精度要求不高的场合。例如部分手机充电器的次级稳压电路中,当输出电流波动较小时,两脚接法既能简化外围电路,又能降低约30%的元件成本。但需注意这会牺牲电压调节精度,温度稳定性也会从±1%下降到±3%左右。
从器件结构分析,AZ431内部包含运算放大器和NPN晶体管。在两脚模式下,REF端电位由内部电阻网络固定,此时器件等效于稳压值固定的齐纳二极管。这种变通用法要求设计者精确计算阴极电流范围,通常需要维持在1-100mA之间,否则可能引发稳压失效或器件过热。
维修实践中遇到此类设计时,要特别注意测量阴极对地电压。若测得电压偏离2.5V±5%,往往意味着器件老化或外围元件异常。某些山寨电源为压缩成本,甚至会故意去除分压电阻,这时直接更换AZ431可能无法彻底解决问题,需要配合检查光耦反馈回路的状态。
这种两脚接法虽不符合器件手册的典型应用,但在特定场景下展现了电路设计的灵活性。它印证了电子工程中「合适的就是最好的」设计哲学,同时也提醒维修人员不能机械照搬标准电路图,必须结合具体应用场景分析器件的工作状态。

